重剑无锋


  • Home

  • Archives

秒杀场景小结

Posted on 2017-11-08

即使看过秒杀场景的处理办法,还是会忘,因为没有真正实战过.总得抽时间总结一下这个场景的应对策略.那天就需要处理这块业务呢?以防一般的 bug 在那时顶风作案.

0x00 那山,那人,那秒杀

Read more »

设计模式-原型模式

Posted on 2017-11-06

设计模式第七式–原型模式。

0x00 原型模式

定义

Specify the kinds of objects to create using prototypical instance, and create new objects by copying this prototype.
(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对象的种类, 并且通过拷贝这些原型创建新的对象。)

Read more »

设计模式-建造者模式

Posted on 2017-10-26

0x00 建造者模式

定义

Sepa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plex object from its representation so that the same
construction process can create different representations
.
(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 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Read more »

设计模式-模板方法模式

Posted on 2017-10-25

设计模式第四式–模板方法模式。

0x00 工厂方法模式

定义

Define the skeleton of an algorithm in an operation, deferring some step to subclasses. Template Method lets subclasses redefine certain steps of an algorithm without changing the algorithm’s structure
(定义一个操作中的算法的框架, 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使得子类可以不改变一个算法的结构即可重定义该算法的某些特定步骤。)

Read more »

设计模式-抽象工厂模式

Posted on 2017-10-24

0x00 抽象工厂模式

定义

Provide an interface or creating families of related or dependent objects without specifying their concrete classes
(为创建一组相关或相互依赖的对象提供一个接口, 而且无须指定它们的具体类。)

抽象工厂模式的通用类图:

Read more »

设计模式-工厂方法模式

Posted on 2017-10-23

设计模式第二式–工厂方法模式, 改模式使用的频率非常高。所以排在前面一点学。

0x00 工厂方法模式

定义

Define an interface for crating an object, but let subclasses decide which class to instantiate. Factor Method lets a class defer instantiation to subclasses. + Sepa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plex object from its representation so the same construction can create different representation

  • (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工厂方法使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其子类。)
Read more »

最没出息的9大根源

Posted on 2017-09-26

研究表明

哈佛的一项研究表明: 一个人没有出息主要有以下九大根源。

犹豫不决

“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雷厉风行很容易出错,但是原地踏步什么也不做更糟糕。

Read more »

《天道》

Posted on 2017-09-07

《遥远的救世主》–电视剧《天道》

文化属性

  • 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次 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就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 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就是期望救世主的文化。强势文化在武学上被称为“秘籍”, 而弱势文化由于易学、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种。
  • 比如说文化产业,文学、影视是扒拉灵魂的艺术,如果文学、影视的创作能破解更高思维空间的文化密码,那么它的功效就是启迪人的觉悟、震撼人的灵魂,这就是众生所需,就是功德、市场、名利,精神拯救的暴利与毒品麻醉的暴利完全等值,而且不必像贩毒那样耍花招,没有心理成本和法律风险。
  • 没有 主 ,主义、主意从哪里来?主无处不在,简单地说, 支配人的价值取舍行为的那个东西就是主,就是文化属性 。
  • 文明 对于不能以人字来界定的人无能为力。
  • 死马当做活马医,再糟,死马还能再死一回吗?
  • 股票的暴利并不产生与生产经营,而是产生与股票市场本身的 投机性 。它的运作动力是:把你口袋里的钱装到我的口袋里去。它的规则是:把大多数羊的肉填到极少数狼的嘴里。
  • 法律机器的运作不以口供为条件。法律对程序和内容要求极限的严谨。
  • 强盗的逻辑,直接获取,冒险,刺激。
  • 强盗的本质是破格获取, 破格获取 和 直接获取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你们没有自信与强者在同一个规则下公平竞争,这只能说明你是弱者,因为弱者文化所追求的最高价值就是破格获取。所以,强盗的逻辑从本质上讲是最懦弱的生存哲学。
  • 拯救灵魂是《圣经》的买卖。
  • 《圣经》的理由是:因信着得救了,上天堂;因不信有罪了,下地狱。用这种哄孩子的、吓汉子的方法让人去信,虽有利于基督教的实践,却也迎合了人的怕死的一面、贪婪的一面。这样的因果关系已经不给人以自觉、自省的机会,人连追求高尚的机会都没有,又何以高尚呢?
  • 神是什么?神是根据人的需要造出来的。(容我仿一下:鬼是什么?鬼是根据人的恐惧造出来的。)
  • 《圣经》神学是关于人类精神的学说,是关于人的灵魂净化、升华,人的行为高尚、正典的学说。一味地攻击或捍卫神的真实性与否,都是愚昧的表现。前者没有理解基督教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后者没有理解基督教的真正境界。
  • 神是什么?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
  • 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如果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了。
  • 这世上原本就没什么神话,所谓的 神话 不过是常人的思维所不易理解的平常事。
  • 无论做什么,市场都不是一块无限大的蛋糕。神话的实质就是强力作用的杀富济贫。这就可能产生两个问题,一是杀富是不是破坏性开采市场资源?二是让井底的人扒着井沿看了一眼再掉下去是不是让他患上精神绝症。
  • 佛家常说“ 证到 ”这个词,却从来不告诉你“证到”后面是什么,因为欲说欲解都不能,因为条件的条件的条件,因为因果的因果的因果,所以就有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这就是圆融世故,不显山不露水,各得其所。可品性这东西,今天缺个角、明天裂道缝,也就离塌陷不远了。
  • 社会对公司的好感也是商业好处的一部分。这不是道德境界问题,是市场生存的法则问题。这种好感不仅仅是我们强行摊派价值观,也不仅仅是腐蚀我们自身的竞争力,更说明我们不是靠产品征服市场而是靠作秀混迹市场,这种违背商业属性的人文评价最终将葬送这个公司。
  • 生存法则 很简单,就是 忍人所不能人,能人所不能 。忍是一条线,能是一条线,两者的间距就是生存机会。如果我们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咱们就比别人多了一些生存机会。市场的生存竞争非常残酷,胜负往往就在毫厘之间, 两败俱伤你比他多一口气,你就是赢家 。(暗合围棋屠龙对杀)
  • 扬长避短,拾遗补缺,学会夹缝里面求生存。
  • 公司必须以不断开拓市场和完善服务来抵御市场风险。
  • 翻开历史看看,你从哪一行哪一页能找到救世主救世的记录。没有,从来就没有,从来都是救人的被救了,被救的救了人。如果一定要讲救世主的话,那么 符合和代表客观规律的文化 就是救世主。
  • 扶贫的本质在一个扶字,如果你压根就没有打算自己站起来,老天爷来了都没用。
  • 法无定法,存在决定意识 。
  • 《悟》

    • 悟道休言天命,
    • 修行勿取真经。
    • 一悲一喜一枯荣,
    • 哪个前生注定?
    • 袈裟本无清净,
    • 红尘不染性空。
    • 幽幽古刹千年钟,
    • 都是痴人说梦。
  • 所谓真经,就是能够打到寂空涅槃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不落恶果者有信无证,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昧因果者无住而住,无欲无不欲,无戒无不戒, 如是涅槃。

  • 佛乃觉性,非人,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人相可坏,觉性无生无灭,即觉即显,即障即尘弊,无障不显,了障涅槃。觉行圆满之佛乃佛教人像之佛,圆满即止,既非无量。若佛有量,即非阿弥陀佛。佛法无量即觉行无量,无圆无不圆,无满无不满,亦无是名究竟圆满。佛教以次第而分,从精深处说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来不可思议,即非文化。从浅义处说是导人向善的教义,善恶本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即是文化。从众生处说是以贪治贪、以幻制幻的善巧,虽不灭败坏下流,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
  • 坐,请坐,请上座。茶,上茶,上好茶。
  • 投石击水,不起浪花也泛涟漪,妙在以扶贫而命题。当有识之士骂你比强盗还坏的时候,责骂者,责即为诊,诊而不医,无异于断为绝症,非仁人志士所为,也背不起这更大的骂名。故而,责必论道。
  • 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 靠 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这是一个沉积了几千年的文化属性的问题,非几次新文化运动就能开悟。
  • 大爱不爱
  • 弱势得救之道,也有也没有。没有竞争的社会就没有活力,而竞争必然会产生贫富、等级,此乃天道,乃社会进步的必然代价。无弱,强焉在?一个 强 字, 弱已经在其中了。故而,佛度心苦,修的是一个平常心。
  • 释、道、儒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体系。传统文化毕竟是以皇恩浩荡为先决条件的文化,讲的都是 皆空、无为、中庸 的理,以抑制个性而求生求解。
  • 没有地狱,天堂焉在?总得有人在地狱呆着,咱们就算上一个,不然天堂就没有着落了。
  • 天下之道论到极致,百姓的柴米油盐。人生冷暖论到极致,男人女人的一个 情 字。
  • 佛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我只是依佛法如实观照,看摩登女郎是摩登女郎,看红颜知己是红颜知己。
  • 栏内是净,栏外是土,靠着栏杆就能抽烟。
  • 有人、有枪、有地盘,还愁没有番号吗?
  • 骆驼穿针 的天堂(?没理解)
  • 你信神吗? 了妄唯真 即是神(了妄唯真?)了妄唯真,那神和人是什么关系? 不一不异
  • 旅游就是意图,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就是意图。
  • 想到了就做,该拿的拿该放的放,自性作为不昧因果。
  • 从现象参到制度、参到文化,因为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的产物。
  • 衡量一种文化属性不是看它沉淀的时间长短,而是看它与客观规律的距离远近。五千年的文化是光辉、是灿烂,这个没有问题,但是,传统和习俗得过过客观规律的筛子。
  • 有文化和有什么文化不是一个概念。
  • 不该作为的不作为就是作为,能活个明白就不错了。
  • 好声本身的魅力已经足够了,不在需要无谓的修饰和点缀。
  • 如果我的能力只能让我穷困潦倒,那穷困潦倒就是我的价值。
  • 每个人的立场、观念、心态和思维模式不一样,获取的信息量和解读信息的方式也不一样。
  • 好听 就是艺术,只是每个人的好听标准不一样。
  • 能做到 实事求是 的就是神话。能说老实话,能办老实事的人就是神。
  • 神就是道,道就是规律, 规律如来,容不得你思议,按规律办事的人就是什么。
  • 人从根本上只面对两个问题: 一是生存,得活下来;二是得回答生命价值的问题,让心有个安住 。
  • 5年之后我不嫌你老,你就可以不老了吗?5年以后我变成了一个色狼,值得你回头看一眼吗?
  • 不以求职应聘为生。要学位意义不大,应该什么有用学什么。
  • 不管是文化艺术还是生存艺术,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 立志要高,挖掘要深。
  • 外国不是我们家的厨房,不是我想进就进。有钱的男人也不是菜市场里的鸡蛋,不是我想抓一个就抓一个。
  • 马太效应: 你有,给你更多;你没有,把你原来的都拿走
  • 当人一旦从危险里跳出来,他就不再去关注这个事物的危险了,他的目光就会全部落在这个事物的利益人上,这就是人。

《失控》

Posted on 2017-09-01

《失控》– 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

自我能动

  • 有机体既是它自己的因也是它自己的果,既是它自己固有的秩序和组织的因,也是其固有秩序和组织的果。
  • 每一个 自我 都是一个同义反复:自明、自指、以自己为中心并且自己创造自己。
  • 一个 系统 ,就是任何一种能够自说自话的东西。
  • 自动控制三个阶段
    • 由蒸汽机所引发的能量控制的第一阶段
    • 对物质的精确控制是第二阶段
    • 对信息本身的控制是第三阶段
  • 21 世纪的核心事件,是对 信息的颠覆 。
  • 自动化的历史,就是一条 从人类控制到自动控制 的单向通道。其结果就是从人类的自我到第二类自我的不可逆转的转移。而第二类自我是在我们控制之外的,是失控的。
  • 具有自我适应能力、像自己的目标进化、不受人类监管自行成长的机器,将会是下一个巨大的技术进步。要想获得有智能的控制,唯一的办法就是给机器自由。
  • 有些事必须先做,而且要按 正确的次序 去做。
  • 复杂的机器必定是逐步地,而且往往是间接地完善的。别指望通过一次华丽的组装就能完成整个工作正常的机械系统。你必须首先制作一个可运行的系统,再以此为平台研制你真正想完成的系统 (精辟呀!微信,Facebook也是一步步来的)。

密封的瓶装生命

  • 一天就可以摧毁的东西,要想建成它,可能会需要几年甚至几个世纪的时间。
  • 复杂性的开端根植于混沌之中。不过,如果复杂系统能够在一段时间的互相迁就之后获得共同的 平衡 ,那么之后就再没有什么能够让它脱离轨道了。(是不是和习惯一样?一旦养成了自己固定的生活习惯,思维习惯,就会潜意识地贯彻下去。)
  • “封闭”意味着与流动隔绝。一个真正的封闭系统,是不会参与外部元素流动的; 换句话,它所有的循环都是自治的。
  • “系统”意味着相互 连通 。系统中的事物是相互纠结的,直接或者间接地连接到一个共同的命运。
  • “存活”意味着惊喜 。
  • 静态才是生态球的常态。
  • 生态球按比例放大后仍很完好。生态球越大,达到稳定所需时间就越长,破坏它也就越困难。只要处于正常状态,一个活系统的集体代谢过程就会扎下根,然后一直持续下去。

生态技术玻璃球

  • 生命经营的事业就是改造环境使其有益于生命。如果你能把生命聚拢成为一个群落,给它们充分的自由制造自己茁壮成长所需的条件,这个生物集合体就能一直生存下去,也没有必要知道它是怎样运转的。
  • 对于任何一个复杂、危险的项目来说,最理想的团队人数是8个人。超过8个人,会造成决策缓慢和耽搁;而少于8个人,突发事件或者疏忽大意就会变成严重的阻碍。
  • 细节是至关重要的东西。
  • 生命的任何领域都是由数不清的独立的回路编织而成的。

合成生态系统

  • 一旦你改变了生态系统, 并找到适合播种的的种子,以及必不可少的气候窗口,改变就开始了,而且这是不可逆转的。这个合成的生态系统持续运转下去并不需要人的存在,它不受干扰仍会保持下去。
  • 创造生物圈:
    • 微生物做绝大部分的工作
    • 土壤是有机体, 它是活的。它会呼吸。
    • 创造【冗余】的食物网络
    • 逐步地增加多样性
    • 如果不能提供一种物理功能,就需要模拟一个类似的功能
    • 大气会传达整个系统的状态
    • 聆听系统,看看它要去哪里
  • 所有的封闭系统都是会被打开的,至少会出现泄露。(也就是: 不存在绝对封闭系统)

    冒出的生态圈

  •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系统。我们从自然中获得的施与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 扰动是生态的必要催化剂。
  • 我们究竟可以切断多少的联系,还能保持一个物种的生存。
  • 命运始终具有讽刺意味。
  • 顺其自然就好。
  • 大气是极其重要的环境因素,大气产生生命,生命也可以产生大气。
  • 不要着急,不要在系统自组织的时候就急着催它孕育。你能给它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 时间 。
  • 所有复杂的共同进化系统都需要“ 冒出 ”。
  • 可以通过逐渐提高复杂性来重组大型系统;一旦一个系统达到了稳定水平,它就不会轻易地趋向于倒退,仿佛这个系统被新的复杂性带来的凝聚力所“吸引”。人类组织,比如团队和公司,也显示出 “ 冒出 “的特征。
  • 生命就是技术 。机器技术只不过是生命技术的临时替代品而已。随着我们对机器的改进,他们会变得更有机,更生命化,更近似生命, 因为生命是生物的最高技术 。总有一天,机器和生物间的差别会很难区分。

看不见的智能

  • 最深刻的技术是那些看不见的技术,它们讲自己编织进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之中,直到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书写的技术走下精英阶层,不断放低身段,从我们的注意力中淡出。
  • 电脑的胜利不但不会使世界非人化,反而会使环境更臣服于人类的愿望。我们创造的不是机器,而是讲我们所学所能融会贯通于其中的机械化环境。我们在将自己的生命延伸到周边环境中去。
  • 缺少了隐私技术的网络文化是无法兴旺的。
  • 哪里有生态系统,哪里就有精通本地事务的生命。
  • 人类渴求隐私,但事实上,我们的社会性胜过独立性。如果机器也像我们这样互相了解(甚至是一些很私密的事情),那么机器生态就是不可征服的。
  • 自然界没有垃圾问题,因为物尽其用。
  • 想大自然一样从事。
  • 机器是整体系统, 强调系统效率最大化。将自然环境的模式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模板。
  • 尽可以将所有能想到的废物都看作是潜在的原材料。任何在当下没有用的材料,都可以通过设计从源头将它消除。
  • 生态技术即使带不来令人震惊的利润,也会带来一定的成本收益。
  • 工业将无可避免地采用生物方式
    • 它能用更少的材料造出更好的东西。
    • 自然是掌控复杂性的大师,在处理杂乱、反直观的网络方面给我们以无价的引导。未来的人造复杂系统为了能够运转,必然会有意识地注入有机原则。
    • 大自然是不为所动的,所以必须去适应她。
    • 自然界本身--基因和各种生命形式--与工业系统一样能够被工程化(或模式化)。
    • 生物学是一个必然--近于数学的必然,所有复杂性归向的必然。它是一个欧米茄(Omega)点。在天生和人缓慢的混合过程中,有机是一种显性性状,而机械是隐性性状。最终,获胜的总是生物逻辑。

信息工厂

  • 一个纯粹网络化的公司,应该具备这些特点
    • 分布式
    • 去中心化
    • 协作
    • 可适应性
  • 在大多数情况下,真正的财富都是通过把某种流程置于集中控制之下而获得的。越大,效率越高。
  • 如果把一个任务拆分成若干块交给不同的公司来完成,若想保持质量的话,所需的交易成本要高于在一个公司内完成这项任务的成本。

与错误打交道

  • 软件的编制遵循三个中心化的关键步骤。
    • 首先设计一个全景图
    • 然后用代码实现细节
    • 最后,在接近项目尾声的时候,将其作为交互的整体来进行测试。
  • 绝对不可能避免错误,但是可以避免错误成为缺陷。零缺陷设计的人物就是尽早发现错误,尽早改正错误。真正的改进在于尽早发现产生错误的原因,并尽早清除产生错误的原因。犯错的是人,处理错误的是系统。
  • 当你发现一个错误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还有另外一堆你没看见的错误在什么地方等着你。
  • 新生物学的解决之道是用一个个可以正常的单元来搭建程序性。
  • 一个好的程序员可以对任何一个已知的、规律的软件进行重写,巧妙地减少代码。但是,在创造性编程过程中,没有任何已经被完全理解的东西。

联通所有的一切

  • 新兴网络经济具备的特征
    • 分布式核心
    • 适应性技术
    • 灵活制造
    • 批量化的定制
    • 工业生态学
    • 全球会计
    • 共同进化的消费者
    • 以知识为基础
    • 免费的带宽
    • 收益递增
    • 数字货币
    • 隐性经济
  • 这个时代里,最核心的行为就是把所有的东西都联结在一起。

密码无政府状态

  • 要阻止信息的越界流动是一件毫无希望的事情。
  • 在信息时代,情报成为企业最主要的财富。

数字货币

  • 消费历史可以被用来构成一份精准且极具市场推广价值的档案。
  • 真正的数字现金是真钱,具有现金的私密性和电子的灵活性。
  • 安全性和私密性是矛盾的两面。
  • 信息流动到哪里,货币肯定也会跟随其后。货币是另一类信息,一种小型的控制方式。
  • 真正的数字现金,或者更准确地说,真正的数字现金所需要的经济机制,将会重新构造我们的经济、通讯以及知识。

Emacs 漫步-- org-mode 二三事之 link

Posted on 2017-08-15

org-link

emacs 内使用 Alt + X 调起 helm 界面。 helm 界面可以在输入模式下直接调起。不像vim。 输入 org-link 可以看到各种有关 org-mode 下 link 相关的操作。helm 非常友好,只要输入相关关键字的命令名称,就给列出来所有包含这个关键字的命令了。而且输入这些关键字查询的时候, 可以不分次序!

org-mode 下的 link 是这样款式的 [[http://www.gnu.org/software/emacs/][GNU Emacs]], http://wowubuntu.com/markdown/, 大同小异。正常情况下 org-link 带有三个中括号,内部第一个中括号是链接地址,可以是文件路径,图片地址,http 超链接,第二个中括号是这个链接的描述,描述可以为空 如 [[http://www.gitvim.com]]。

列举几个常用的 link 操作:

  1. org-insert-link
    顾名思义, 添加一个带有链接和描述的超链接文案, 先输入 link, 然后是 description。

  2. org-toggle-link-display
    可以切换 link 和 description 之间的显示, 方便修改描述和链接地址。

  3. org-store-link
    用于…这个诡异

  4. org-previous-link & org-next-link
    双胞胎, 前后跳转到链接的命令。

小结

Emacs 这种程序国之重器, 思量之,适可而止。

1…456

Gitvim

55 posts
18 tags
RSS
© 2019 Gitvim